省教科院职教所启动省中等职业教育第四批专业指导性人培方案研制工作
4月28日上午,省教科院职教所组织召开了江苏省中职第4批7个专业类27个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研制工作启动会议,落实省教育厅委托的2022年度工作任务。江苏省交通运输、电子信息等7个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委员会的领导和专家,7个专业大类省中职学业水平考试专业委员会的领导、专家,以及来自普通高校、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职业学校的分管领导、专业负责人和骨干成员,共150多人参加会议。省教科院马万全副书记、省教育厅职业教育处万炜主任出席了会议并讲话,职教所方健华所长、冯志军研究员、常州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务处刘振华处长做专业辅导,会议由职教所陈向阳副所长主持。
“十二五”以来,受省教育厅委托,省教科院职教所组织开发了“两轮”中职和“一轮”五年制高职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十二五”到“十三五”期间,“第一轮”研制了中职106个主干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五年制高职56个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763门专业核心课程标准、80个专业技能教学标准、40个专业类别700门课程的中职学生学业水平考试考纲,以及项目课程研发标准、综合实训课程资源开发标准、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推进全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保障职业学校教学质量提供坚实的标准支持。成果获得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职业教育类)一等奖”。
“十四五”期间,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和人民群众需求,作为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江苏确立了“宽口径、厚基础”的中职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实行按“专业类”进行招生培养和教学评价的制度,协同推进“职教高考”制度。为保证改革的有序推进,“第二轮”中职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按照“专业类”组织开发,支撑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创新。
在本次启动会议上,省教育厅职业教育处万炜主任代表省教育厅职教处指出,省中职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是教学标准,是指导和规范基层学校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强调没有标准就没有质量,要将标准化建设作为统领职业教育发展的突破口,发挥标准在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中的基础性作用。江苏按“专业类”开发人才培养方案在全国没有先例、是一个首创,任务繁重、挑战性强,理论创新和实践意义非常重大,希望省教科院职教所全力推进这项工作,组织全省的职教教科研力量和优秀教师团队,通过队伍建设、机制建设、过程管理和结果审定,确保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质量和水平,并按期完成研制任务。
省教科院马万全副书记强调,职教所要充分意识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责任使命和历史担当,要提高政治站位,立足新时代、适应新要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组织全体专家和参与人员,准确把握此次人才培养方案开发工作的“人本性”“科学性”“群类性”“衔接性”与“可行性”等基本属性,充分调动开发队伍的积极性和创新潜力,努力开发出一批全国领先、具有江苏特色、江苏品牌的高质量、高水平、高品质的中职专业教学标准。马万全副书记还从“理念先进、框架合理、内容更新、文字规范、品质至上”等五个方面,阐述了方案编制开发规则,要求标准开发和落地实施有机结合,引领职业学校规范课堂教学要求、推动课堂教学革命,为全省20万全体中职学生负责,为构建江苏高质量现代职教体系做出新的贡献。
职教所方健华所长高屋建瓴、科学系统地从 “标准体系”、“一体化”、“高质量”三个维度做了一场精彩的辅导报告。他围绕当前职业教育重点任务,从注重素质本位和行动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原理出发,结合江苏职业教育的现状,以及教育部专业教学标准开发的方法与路径,对如何开发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方案提出重要意见和建议。
职教所冯志军同志从“专业与专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制”“开发与实施有机结合”三个方面,对此轮人才培养方案的研制工作做了具体辅导和工作部署。他从课程开发的角度,分析了职业教育中专业与学科之间的关系,深入阐述了专业建设的分化与融合以及专业课程体系的架构与实施,从观念到理念再到理论,探索和回应了职业教育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既有实践操作的指导,又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理论思考,对全体开发人员进行了理念与技术上的启迪和引领。同时,对开发工作分工统筹、进度节奏、工作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详尽指导。
常州旅游商贸高职校刘振华同志结合前几批人才培养方案的研制情况,通过具体案例和经验做法,详略得当而又系统全面地解读了“省中职专业类课程指导方案开发指南”及“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开发指南”,提出工作责任心、工作情怀是做好开发工作的必要前提,对如何提高开发第4批研制工作质量与成效的提出了富有意义的宝贵建议。
本次视频会议由职教所冯志军同志策划和牵头组织召开,会议受到了全体与会人员的积极好评和行动响应,取得了预期成效。会后,各专业类研制组及时组建了本专业类工作通讯交流群,编写并发布了本专业类人培养方案的工作方案,进一步优化工作队伍和工作机制,遵照工作要求、按照预定计划稳步地推进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