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协同育人 培养核心素养
——职业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科研中心组第六次教研活动在太仓中专举办
为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加强对《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学习理解,把学标、贯标、用标落到实处,切实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2019年6月13日至14日,由第四届江苏省职业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科研中心组主办,江苏省太仓中等专业学校承办,殷利名师工作室协办的“江苏省职业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研究活动”在江苏省太仓中等专业学校成功举办。
省第四届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科研中心组全体成员,部分江苏省名师工作室建设单位成员参加了本次活动,江苏省教科院职教所方健华所长、夏英主任到会指导,太仓市教师发展中心职教教研员王国旗出席了本次活动。活动以“校企协同育人,培养核心素养”为主题,开展了文件学习、方案研讨、主题沙龙、专家报告、企业参观、课堂观摩、评课研讨、专题讲座等丰富多样的内容。
活动伊始,太仓中专丁亮副校长代表学校致欢迎辞,并介绍了该校“双元制”本土化办学的探索与实践所形成的现代学徒制“太仓模式”。与会者感受到,该校十八年如一日执着于“双元制”本土化,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持续推进现代学徒制教育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据悉该校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比中共获二等奖3项。
随后在中心组组长、扬州市教科院职教教研室主任陈金国的主持下,中心组成员学习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若干意见》等文件,领悟文件精神。并以《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中的核心素养为切入点开展主题沙龙,与会成员结合自己对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理解和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培育如何在中职课堂落地生根各抒己见。夏英博士对沙龙进行了点评,并以题为《培养核心素养要求下的中职信息技术教学》的报告,带大家以更高更广的视野,通过对比和实例解析,深化对核心素养的理解。夏博士还结合今年省职教教学大赛的新变化作了解读,组织中心组成员对有关评价方案开展探讨。
方健华所长受邀作了《面向职教新时代:我们需要怎样高质量的课程与教材建设》的报告,方所长从新时代企业人才结构变化对职业学校教育规模结构的影响分析出发,带领大家思考新时代高质量的职教课程教学新体系与职教课程与教材新建设。并对江苏省职业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科研中心组结合新课标正在进行的《信息技术》新教材编写工作,提出要坚持基于标准,以学习者为中心,体现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与学生生活相结合,抛开纯学科思维,编写出有用、有趣,受师生欢迎的计算机新教材。方所长的报告充分展现了深厚的理论底蕴、深厚的职教情怀和前瞻的职教战略思维。
第二天,与会人员实地考察了江苏省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合作单位海瑞恩培训中心,在该中心邵长孝、徐辉两位经理的全程陪同讲解下感受了太仓中专现代学徒制校企协同育人的真实场景,了解了合作项目的运行情况。回到学校,殷利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太仓中专校长助理殷利开设了课题为《大数据分析初体验》的展示课,课中与微软认证北京公司赫亮通过远程方式开展协同教学,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随后,中心组副组长、南通市中等专业学校副校长吴晓进主持开展了教学评议活动,中心组成员、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崔志钰对该课作了点评。他认为,课堂以学生为中心,学习目标学生自己定,学习内容学生自己选,学习成效学生自己评,通过网络开展双师协同教学,有效拓宽了课堂边界,体现出极大的开放度。教学突出情境化,活动化,多样化,与核心素养的课堂高度匹配,堪称真正实现了让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培育在中职课堂落地生根的典范。最后殷利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殷利作了题为《“双元E+”助力校企协同育人的思考和实践》主题讲座,展示了学校在周新源校长带领下,学校骨干团队和殷利名师工作室面对当前职业教育的机遇和挑战,构建“双元E+”,创新性地研究和探索“互联网+”现代学徒制建设。陈金国组长在总结时指出,用信息化促进校企协同育人,不论是对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还是信息化建设都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
本次活动与会代表吸收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双元协同育人方面的宝贵经验来迎接“互联网+”时代的挑战,通过实践与研究提升“学标、用标、贯标”的能力和成效,不断推动中职课堂教学改革,提高中职课堂教学质量。








第四届省职教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科研中心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