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陶职[2018]2号
关于公布第十届“行知杯”职教专题
优秀论文获奖名单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第十届“行知杯”职教专题优秀论文评选已全部结束,经本专委会组织专家初评,省陶研会复评,共评出一等奖12名,二等奖30名,三等奖87名,现予公布(名单见附件)。
望各单位积极开展学陶师陶工作,深入研究、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为促进我省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发展作出贡献。
附件: 第十届“行知杯”职教专题优秀论文获奖名单
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
二〇一八年九月二十五日
附件:
第十届“行知杯”职教专题优秀论文获奖名单 序号 | 单位 | 姓名 | 论文标题 | 奖项 | 1 | 南京中华中等专业学校 | 张勇 | 基于“教学做合一”创建新媒体创意学院的思考与实践 | 一等奖 | 2 | 常州幼儿师范学校 | 张燕 | 以“教学做合一”理论审视项目化教育实践活动——以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程为例 | 一等奖 | 3 | 江苏省泗洪中等专业学校 | 戴林东 |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生态形成过程及发展特征分析 | 一等奖 | 4 | 南京中华中等专业学校 | 陈莉 | 做学合一:“一轴心、四结合”大语文教学模式的实施探索 | 一等奖 | 5 | 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 吕泉 | 生活教育:语文核心素养落地的力量——以高职语文第二课堂实践研究为例 | 一等奖 | 6 | 江苏省靖江中等专业学校 | 许江平 | 践行行知教育理论 提高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教学 | 一等奖 | 7 | 盐南中等专业学校 | 王贵存 | 细分巧做: 还原数学的实践本性 | 一等奖 | 8 | 江苏省武进中等专业学校 | 朱玫蓉 | 基于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中职语文课堂评价体系的“三维”构建 | 一等奖 | 9 | 江苏省大丰中等专业学校 | 杨风云 | 浅谈“教学做合一”思想下的物理教学实践 | 一等奖 | 10 | 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 封苏琴 | 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分析 | 一等奖 | 11 | 江苏省丹阳中等专业学校 | 周建平 秦媛媛 | 构建 “三行七知三平台”实践教学体系—助推丹阳中专烹饪专业发展 | 一等奖 | 12 | 江苏省靖江中等专业学校 | 杜建忠 | 中小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调研分析 | 一等奖 | 13 | 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 孙丽芳 | 卫生类高职校特色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 二等奖 | 14 | 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 李佳薇 | 如何让“实践教学”成为创新教育的沃土——论陶行知创造教育与职业院校的创新教育 | 二等奖 | 15 | 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 谢小燕 | 将创新大赛融入高职眼视光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 二等奖 | 16 | 江苏省射阳中等专业学校 | 陆应胜 | “有效教学”视域下中职校“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的实践路径研究 | 二等奖 | 17 | 江苏省射阳中等专业学校 | 邱春生 | 看花容易绣花“易”,绣完花来把花看 | 二等奖 | 18 | 江苏省射阳中等专业学校 | 周祥基 | 产教融合视域下职业学校“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的重构 | 二等奖 | 19 | 淮安工业中等专业学校 | 陈永军 | 探析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 | 二等奖 | 20 | 江苏省武进中等专业学校 | 秦建宇 | 将陶行知先生“科学教育”思想引入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 二等奖 | 21 | 江苏省泗洪中等专业学校 | 王栋栋 |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做学教合一”教学思想价值研究 | 二等奖 | 22 | 江苏省泗洪中等专业学校 | 戴崇敬 |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做学教合一”教学评价研究 | 二等奖 | 23 | 江苏省泗洪中等专业学校 | 倪欢欢 |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做学教合一”教学方法应用研究 | 二等奖 | 24 | 南京中华中等专业学校 | 王学柱 | 凭语文张力,展年轻气盛——年轻语文教师的底气 | 二等奖 | 25 | 江苏省邳州中等专业学校 | 薛以栋 | 谈“教学做合一”项目群实训教学——以中专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训为例 | 二等奖 | 26 | 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 陈杰 | “教学做合一”理念下的职业学校数学教学改革研究 | 二等奖 | 27 | 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 周开权 | 基于“教学做合一”思想的混合教学研究与实践 | 二等奖 | 28 | 连云港生物工程中等专业学校 | 时明燕 | 让中职生物教学在生活的土壤中扎根 ----浅谈农村中职生物教学生活化 | 二等奖 | 29 | 连云港生物工程中等专业学校 | 王加新 | 借鉴陶行知教育思想,浅谈乡村教师素质提升 | 二等奖 | 30 | 连云港生物工程中等专业学校 | 严平 | 浅析运用信息化将高三英语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 二等奖 | 31 | 阜宁中等专业学校 | 伏宜荣 | 实践能力在中职计算机教育中的培养 | 二等奖 | 32 | 淮安工业中等专业学校 | 王立湖 | 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综述及其在当下现实意义探究 | 二等奖 | 33 | 江苏省涟水中等专业学校 | 陆彩虹 汪清 | 职业学校体育课“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感悟 | 二等奖 | 34 | 江苏省涟水中等专业学校 | 周萌萌 林海明 | 中职学校同课异构课堂教学竞赛策略研究 | 二等奖 | 35 | 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 蒋乐雅 | 高职校专业课与创新教育融合的教学实践研究——以五年制高职眼视光技术专业为例 | 二等奖 | 36 | 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 史玉华 | Delphi法构建高职护理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表 | 二等奖 | 37 | 江苏省射阳中等专业学校 | 朱德礼 | 创造性教育与生活实践教育的有效结合 | 二等奖 | 38 | 江苏省丹阳中等专业学校 | 姚鹏 | 当代职业院校学生社团工作刍探 | 二等奖 | 39 | 江苏省丹阳中等专业学校 | 杨菊 | 浅探“教学做合一”在口语交际教学中的运用 | 二等奖 | 40 | 江苏省涟水中等专业学校 | 朱婷婷 | 移动互联网络新技术在中职《C语言》教学中应用探究 | 二等奖 | 41 | 江苏省涟水中等专业学校 | 徐海燕 | 基于工作本位学习背景下营销策划实训教学研究 | 二等奖 | 42 | 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 孙元骏 | 学生创业团队管理经验方法介绍 | 二等奖 | 43 | 江苏省丹阳中等专业学校 | 郦占军 | 浅谈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 三等奖 | 44 | 江苏省丹阳中等专业学校 | 朱益湘 | 新时代中职行知合一的双师型师教师培养策略 | 三等奖 | 45 | 江苏省涟水中等专业学校 | 阚雅洁 | 浅谈中职学校化工技能大赛训练策略 | 三等奖 | 46 | 江苏省涟水中等专业学校 | 朱引行吴波 | 中职学校师生技能大赛训练应对策略研究 | 三等奖 | 47 | 江苏省涟水中等专业学校 | 周永达 | 中职语文教学实用性初探 | 三等奖 | 48 | 江苏省涟水中等专业学校 | 穆波 林海明 | 中职学校英国现代学徒制的应用策略研究 | 三等奖 | 49 | 江苏省涟水中等专业学校 | 吴波 | 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课程体系策略研究 | 三等奖 | 50 | 江苏省涟水中等专业学校 | 林海明 | 县域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管理改革思考—以苏北某职业学校为例 | 三等奖 | 51 | 江苏省涟水中等专业学校 | 薛成 | 探寻校企合作模式促进产教深度融合 | 三等奖 | 52 | 淮海技师学院 | 钱秀洁 | 浅谈陶行知思想在中职数学概念教学法中的应用 | 三等奖 | 53 | 淮海技师学院 | 魏雪松 | “学校即社会”—以职业规划为方向的中职德育措施探析 | 三等奖 | 54 | 淮海技师学院 | 陈德池 | “微时代”下中职德育工作思路探析 | 三等奖 | 55 | 淮海技师学院 | 李强 | “学中做”模式在中职财会教学中的探索 | 三等奖 | 56 | 淮海技师学院 | 杨慧敏 | 职业学校德育课“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初探 | 三等奖 | 57 | 江苏省射阳中等专业学校 | 路蓓蓓 | 《基础会计》分组教学中的“做教学”合一 | 三等奖 | 58 | 江苏省射阳中等专业学校 | 左新华 | 发现家乡之美 服务家乡发展 | 三等奖 | 59 | 淮安工业中等专业学校 | 赵江华 | 当下职校生手机成瘾的心理探究及其矫正 | 三等奖 | 60 | 淮安工业中等专业学校 | 钮小勇 | 让陶行知教育思想在新时代职业教育中发扬光大 | 三等奖 | 61 | 淮安工业中等专业学校 | 王健芸 | 浅析中职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 | 三等奖 | 62 | 淮安工业中等专业学校 | 马 娟 | 浅析“反转课堂”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运用 | 三等奖 | 63 | 淮安工业中等专业学校 | 姜宗康 | 浅谈中职学校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创新开展 | 三等奖 | 64 | 江苏省响水中等专业学校 | 傅长俊 | 浅探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实施策略 | 三等奖 | 65 | 江苏省响水中等专业学校 | 张丹娜 | 如何关爱职业学校“个性类”学生 | 三等奖 | 66 | 江苏省高邮中等专业学校 | 仇海香 | 浅析微课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 三等奖 | 67 | 江苏省高邮中等专业学校 | 孙宏林 | 建筑工业化下中职建筑施工专业教学改革的初探 | 三等奖 | 68 | 江苏省高邮中等专业学校 | 周兵 | 困境与消解:中职生职业核心素养提升策略研究 | 三等奖 | 69 | 盐城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 张桂芬 | 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 | 三等奖 | 70 | 盐南中等专业学校 | 王益锋 | 探析新时代背景下中职校德育课堂活跃途径 | 三等奖 | 71 | 盐南中等专业学校 | 徐宏萍束方泱 | 基于做学教合一理论的应用文写作教学模式 | 三等奖 | 72 | 盐南中等专业学校 | 张发友 | 增值评价:让对口单招班的语文课堂芬芳满园——感悟陶行知的“爱满天下” | 三等奖 | 73 | 盐南中等专业学校 | 刘兰芳 | 以身立教 为人师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 三等奖 | 74 | 盐南中等专业学校 | 王磊 仲海萍 | 柔性管理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启示 | 三等奖 | 75 | 江苏省武进中等专业学校 | 王小红 | 从流程角度优化语言训练和情感体验的整合功能 | 三等奖 | 76 | 江苏省武进中等专业学校 | 金屏 | 构建班级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探讨 | 三等奖 | 77 | 江苏省武进中等专业学校 | 庄敏 | 信息专业工学结合教育创新实施情况调查分析 | 三等奖 | 78 | 江苏省武进中等专业学校 | 冯芹 | 一个没有寄件人的快递——爱学生,就做学生的平等对话者 | 三等奖 | 79 | 江苏省武进中等专业学校 | 韩雪锋 | 职校生不良言行归类及分析 | 三等奖 | 80 | 江苏省武进中等专业学校 | 张敏 | 避其锋芒 人尽其才 | 三等奖 | 81 | 常州幼儿师范学校 | 朱小娟 | 一课之计在于导 ——浅谈职教英语课的导入 | 三等奖 | 82 | 常州幼儿师范学校 | 郝晓霞 | 文言文教学中对学生沟通协调能力培养的研究 | 三等奖 | 83 | 江苏省丹阳中等专业学校 | 严小平 | 从党建的角度看陶行知思想对教师师德建设的意义 | 三等奖 | 84 | 江苏省丹阳中等专业学校 | 邱金良 张良娟 | 行知精神在我心,师德师风伴我行 | 三等奖 | 85 | 江苏省丹阳中等专业学校 | 王亚平 | 行知思想在《电子线路》教学中的作用 | 三等奖 | 86 | 江苏省丹阳中等专业学校 | 马兆平 | 正确处理好《机械基础》课中的教学关系 | 三等奖 | 87 | 江苏省丹阳中等专业学校 | 束晓霞 | 基于数学史的信息化“教学做合一”的探究:以椭圆为例 | 三等奖 | 88 | 江苏省丹阳中等专业学校 | 毕国辉 | 让再教育具有流动性 | 三等奖 | 89 | 江苏省丹阳中等专业学校 | 束金华 | 浅析现代学徒制推行的桎梏 | 三等奖 | 90 | 江苏省丹阳中等专业学校 | 刘立 | 谈“教学做合一”在《车工》理实一体化教学中的应用 | 三等奖 | 91 | 江苏省丹阳中等专业学校 | 袁旺华 | “现代学徒制”在中职烹饪专业中运用的探索与思考 | 三等奖 | 92 | 江苏省泗洪中等专业学校 | 李伟 |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 三等奖 | 93 | 江苏省泗洪中等专业学校 | 武松 | 浅议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中的“套版反应” | 三等奖 | 94 | 南京中华中等专业学校 | 南珺 | 传统文化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 三等奖 | 95 | 南京中华中等专业学校 | 杭金章 | 中等职业学校“俱乐部型”体育教学实践探讨作 | 三等奖 | 96 | 南京中华中等专业学校 | 张力 | 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的探讨 | 三等奖 | 97 | 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 高杨 | 班主任的“孙子兵法”——我和他们的故事 | 三等奖 | 98 | 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 翟会会 | 德育案例:静待花开 | 三等奖 | 99 | 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 蔡颖 | 浅谈班主任处理学生宿舍矛盾的策略 | 三等奖 | 100 | 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 施艳红 | 学生自主教育意识的养成研究 | 三等奖 | 101 | 江苏省大丰中等专业学校 | 朱美兰 | 天下事有难易乎 | 三等奖 | 102 | 江苏省大丰中等专业学校 | 周进祥 | 论中职学生书写成长日记的方法及成效 | 三等奖 | 103 | 江苏省大丰中等专业学校 | 王文才 | 让《机械制图》的课堂“动起来” | 三等奖 | 104 | 江苏省大丰中等专业学校 | 戴媛媛 | 让生命教育在中职语文课堂中绽放 | 三等奖 | 105 | 江都中等专业学校 | 张丽丽 | 从职教课堂反思--教学做合一 | 三等奖 | 106 | 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 曹彬 | 高职学生“全球胜任力”的培育---基于苏旅财高职校的实践和研究 | 三等奖 | 107 | 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 郭莉 | 探索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物流管理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途径 | 三等奖 | 108 | 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 王凤美 | 行业发展动态融入高职专业课教学设计的思考 | 三等奖 | 109 | 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 吴青叶 | 加快职业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苏州职业教育国际化调研 | 三等奖 | 110 | 连云港生物工程中等专业学校 | 陆晔 | 参与式教学让课堂更轻松 | 三等奖 | 111 | 连云港生物工程中等专业学校 | 张玉环 | 浅谈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 三等奖 | 112 | 连云港生物工程中等专业学校 | 吕之云 | 高一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 三等奖 | 113 | 江苏省泗阳中等专业学校 | 许建梅 | 工商管理专业基础课《财务管理与会计实务》教学做简析 | 三等奖 | 114 | 江苏省泗阳中等专业学校 | 徐小云 | 中职学生学习心理现状调查报告与研究 | 三等奖 | 115 | 江苏省滨海中等专业学校 | 沈捷 | 浅析陶行知新教育思想 | 三等奖 | 116 | 江苏省滨海中等专业学校 | 侍丽娟 | 探析中职电子技术基础创新教学 | 三等奖 | 117 | 江苏省滨海中等专业学校 | 王南南 |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食品雕刻》课程中的运用 | 三等奖 | 118 | 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 杨舒 |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职院校药学类专业课程改革初探——以《药物质量检验技术》课程为例 | 三等奖 | 119 | 淮海技师学院 | 唐海风 | 试析中职学校体育社团的建设与实践研究 | 三等奖 | 120 | 江苏省射阳中等专业学校 | 卢国燕 | 浅谈中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 三等奖 | 121 | 江苏省射阳中等专业学校 | 马波 | 如何提升中职生的英文写作能力 | 三等奖 | 122 | 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 周开权 | “行知合一”观下的“双师型”教师培养 | 三等奖 | 123 | 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 谢燕 | 药学虚拟仿真实验实训中心的建设与探讨 | 三等奖 | 124 | 江苏省丹阳中等专业学校 | 徐佳丽 | 浅析教学做合一在中职数字媒体专业中的应用 | 三等奖 | 125 | 江苏省丹阳中等专业学校 | 严红芬 | 教学做合一在中职德育课堂中的实践 | 三等奖 | 126 | 江苏省丹阳中等专业学校 | 梁心想 | 运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构建高效中职英语课堂 | 三等奖 | 127 | 江苏省丹阳中等专业学校 | 张艳 | 浅谈“教学做合一”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 三等奖 | 128 | 江苏省丹阳中等专业学校 | 王健 |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德育工作中的应用 | 三等奖 | 129 | 江苏省丹阳中等专业学校 | 夏燕 | 旅游专业课堂教学如何实施“教学做合一” | 三等奖 |
|